#滑雪
#人文游
#摄影
#雾凇
#雪景

报到日

冬日的哈尔滨,气温零下二十多度,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者分别到达哈尔滨机场和火车站,准备参加雪城户外的“舞动雪乡——雪谷雪乡二浪河亚布力五日行”活动。
我是从出差地(安徽)直接飞往哈尔滨,因为出差时候无法携带更多的衣物,我只好让家人把一个羽绒大衣、雪地靴和帽子手套等保暖衣物快递给雪城户外。哈尔滨机场离市里大概接近2个小时的车程,临行前,我一直很忐忑,只有一套冲锋衣的我乘大巴乘出租到驻地会不会被冻干?结果雪城户外的金总微信告诉我,我们派车接你们!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我知道这路程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啥也不说了,心里暖暖的!
哈尔滨
丰盛的晚餐
吃过晚饭,我们乘坐大巴到了雪城户外的办公地,原来他们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整套完整的滑雪用品,滑雪衣裤、皮毛帽子、脖套、手套、雪套等等,其实我们自己不用带厚棉衣,来到这里完全可以解决!一通试穿试戴之后,每一个人都选了一套合适的装备,冰雪之旅从次日开始。

D1,行至雪谷,一个温暖的原生态小村庄

早晨7:30出发,沿途白雪皑皑,间或还下着小雪,车辆行驶4个小时后,到达雪谷。
雪谷
雪谷和雪乡同处羊草山,雪谷在山的阴面。雪谷不大,横竖就是一条街,但这一条街里面散发出来的古朴的东北味儿,却醇香而浓烈。
雪谷,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林业局大河身森林经营所施业区内,名副其实的东北的东北,冬季气候寒冷,温度零下20度到零下40度,手伸到外面的时间也就是几分钟,否则就会冻麻木,失去知觉。可是就在这寒冷的积雪会达到半米深的地方,我分明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首先看到最多的是红灯笼,它们或高或低地挂在院子里或者漫天风雪的路旁,仿佛每天都像节日一般,“浓妆艳抹”出好客的东北人的满腔热情!
还有一种温暖就是金黄的玉米。黑龙江也是中国玉米的主要产地,在雪乡,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面都有堆成垛子的玉米,厚厚的白雪似被子一样包在它们身上,不知道这些玉米将来准备做什么?或许等到春季,这些玉米会成为食材,另外,不是听说玉米经过处理可以转变成石油吗?!
在雪谷随处可以见到雪人,就像守候宅院的忠实的老狗,各种各样,别具特色。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雪帐篷,据说很多穿越雪山的人夜晚睡在雪帐篷里面,一点都不冷,不知道用物理知识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们入住的是“勇者家园”,据说从雪谷到雪乡的穿越之路就是这家老板开辟出来的。和雪乡很多农家一样,院子里面有好多和雪有关的运动和器具,如雪橇、雪爬犁、不仅有狗拉雪橇,还有马拉雪橇。坐狗拉雪橇可以满街溜达,而真正要翻山越岭,那得考虑坐上马拉雪橇行一段儿。
这是一对儿狗狗,瞧这亲热劲儿,你觉得他们能好好拉雪橇吗?!


雪谷冬季的白天很短,下午四点天就黑了,于是满街的红灯笼,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把雪谷映照得白里透红。
雪谷的晚餐是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金总和雪城户外的摄影师孙老师是总设计师,并承担起了和面和准备馅儿的任务,我们这些人也就是剁剁馅儿、包包饺子,然后就是张着嘴吃了!饺子有地道的东北酸菜馅的饺子,虽然在各地的饺子馆里面也吃过,但是这次是原汁原味,吃起来味道还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知道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是东北菜,其实还有很多品种,比方说蒸粘豆包、冻梨冻柿子等等,我们晚上除了饺子外,还吃的是东北特有的大锅鱼、血肠炖酸菜……
东北大锅鱼
血肠炖酸菜
吃完了饭,金总和勇者家园的老板和我们一起点起了篝火,我们唱唱跳跳,“群魔乱舞”,“嗨就是硬道理”!
在雪谷有一个“牌坊”叫“小街”,里面有成串的红灯笼,还有一个小演出礼堂,晚上我们在这里看了一场当地的二人转,演出还包括各种“功夫”。
钢丝和人肉PK

D2,穿越林海雪原到雪乡,沿途风景如画

次日一早,我们就收拾行囊,准备踏上雪谷到雪乡的穿越之旅。
雪城户外考虑到我们的时间和体力,安排了起始阶段大约5公里的马拉雪橇路程。为啥坐马拉雪橇而不是狗拉雪橇呢?从雪谷到雪乡沿途都是山路,后面坐四五个人的雪橇,两条狗是无法“担此重任”的。
雪城户外的两个领队
这是雪城户外的两个领队。事后我们才知道,就在我们这个旅程之间,这个女领队的小孩因病住院,病情危重,而我们却没有感觉出来她一点点的懈怠,一路上一直特别尽职尽责地照顾我们每一个人。
遇到一段陡坡,我们所有人从雪橇上下来,等马行过坡陡的地方之后,人再重新坐上去。
在漫天飞舞的飘雪中,我们颠簸了5公里,然后告别了“老马”,后面还有10公里(包括不到5公里的陡坡和6公里的下坡),就靠我们的两条腿了。
因为雪谷为背坡,冬季平均雪深1-3米,雪期最长可达7个月,所以沿途除了明显的道路,没有脚印的雪是不可以踩上去的,其下有多深,没人知道!之所以穿着护腿套,是因为路上雪也常常过膝,护腿套可以防止雪进到鞋里面,而所有的一切户外装备(包括冲锋衣裤、棉帽、护腿套等等)就是“雪城户外”事先为我们准备好的。
穿越旅程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雪城户外的孙哥是央视特约摄影师,曾参加过央视很多冬季纪录片的拍摄,他经常守在路边,为每一个旅行者拍照;当然,还有我们这些既不是专业户外又不是专业摄影的业余人员的“扫山”,不经意间的一个快门,美丽的瞬间就此定格。
沿途是一片片深山老林的原始风韵,漫山遍野是形态各异、曲线优美、千姿百态的白色精灵。这里没有任何污染源,皑皑白雪从天上落到地上的那一刻起,便静静地停留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谁都知道吉林的雾凇,但是在雪谷穿越的路上,随处可以看到这个被雪包裹的树枝晶莹的缠绕,像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透着一丝纯净的“优柔”……这里的雪质极好,不仅洁白无暇,白的让你心动,让你心醉,而且,雪粘度大,厚厚的雪,挂在各种物体上,绵延柔韧,不断不裂。
行程中,雪一直是断断续续忽大忽小的,雪大的时候,空中都是浓浓的雪雾……呼吸这雪沫飞溅的空气,浸心润肺,极舒极爽。
雪依然在下,而且由于是最高点,雪伴着风横扫着,但凡露在外面的皮肤,瞬间就如刀割,但即使这样,仍旧有很多的人在这种凛冽中拍照留念,为自己,为这美丽的寒冷。
羊角山顶是一片平地,是雪谷和雪乡的交界地,在这里需要购买进入雪乡的门票,同时,这里又是从雪谷到雪乡这一段上坡过程的休息点,通常人们要在这里休息一下,吃一点东西,这里的方便面是统一价格,好像是10元,还有其他小吃。我们到山顶时,雪依然在下,而且由于是最高点,雪伴着风横扫着,但凡露在外面的皮肤,瞬间就如刀割,但即使这样,仍旧有很多的人在这种凛冽中拍照留念,为自己,为这美丽的寒冷,这是生命的欢歌,不畏外界严酷,心中自有芬芳。
孙老师工作照
孙老师就是这些“心中有芬芳”人中的一个,作为雪城户外的摄影师,我相信他对诸多景色都司空见惯,可是他仍然乐此不疲。在步行攀登的起点和中途,是有雪地摩托提供的(当然乘坐摩托的价格不菲),于是拍摩托也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孙老师告诉我最好的拍雪地摩托的位置,我守候了一段时间,仍旧没有摩托上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新解——孙老师拍摩托,我拍孙老师
这时候,风卷着云似乎淡了一些,露出了朦胧太阳的一点微弱的光。要知道,当雾凇遇到光……要知道老天爷不等人,我又急着去找逆光拍雾凇的角度,在过膝深的雪地里可不是说移动就能移动的,也就在这个时候,雪地摩托上来了,我回头,什么都来不及调整了,管它三七二十一,咔嚓一声,便有了上面这幅孙老师拍雪地摩托的画面!
树挂也拍了,尽管没有很好的光,可那份晶莹仍依旧可见!雪随白桦的枝条张扬于天空,似在空中扭着腰身漫舞……
下山的路要比上山容易很多,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些滑,需要小心。路边仍然满目风景,让人应接不暇!
到雪乡了,顿感自己“智取威虎山”似的英勇!我们住在“雪云阁”酒店,吃过了饭,少许歇息了一下,事先孙老师告诉我们各种比较好的拍摄点,我准备出去转一转。

D3,雪乡,童话世界也是一种“毒”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雪乡的一条街,随着雪乡住宿条件的改善,临街的最原始的小屋都变成了一座连着一座的设施完善的小宾馆,雪城户外的孙老师告诉我们,要看到原始的景象,在雪乡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童话世界”;还有一处是“梦幻家园”;当然还有一些散落在各处的小屋。
街道的两边到处是摆着卖的冻梨、冻柿子还有东北大板大冰棍,虽然说这儿的室外是天然的“冰箱”,可是这人也在“冰箱”里,不吃冰棍就可以冻成冰棍,这再吃了冰棍,是不是要冻成冰雕了?!
童话世界是雪乡里面最具古朴风韵的区域。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走进童话世界,你就仿佛是一个小矮人进入了白雪公主的世界,各种雪屋、带着雪帽的栅栏、院子里面的雪蘑菇等等,穿梭的过程就是一个小精灵在童话世界里漫游!
雪乡的美都是源于雪的,有句话说“没来过雪乡等于没见过雪”!各种雪蛋糕、雪蘑菇、雪面包、雪被、雪帐篷,但凡你能够想象出来的吃、穿,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的雪形态。
在雪乡的入口处,沿山修建了一个环绕雪乡的长廊,可以在高处看大半个雪乡。从长廊的开始端看雪乡的入口处以及远处的山峦,一幅缥缈的银色画卷!
远处还有一个小型的滑雪场,人们可以滑雪、坐雪橇、雪圈从高处滑下,激起漫天飞雪的动感画面,与不远处的厚厚的雪屋顶相映成趣!
“梦幻家园”是一个圈起来的小景观,像一个“微缩景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雪房子、雪蘑菇、木板房、冰溜子等等。顺着梦幻家园的木栈道爬上高处,有一个观景平台,可以看到整个梦幻家园和周边的景色,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一幅浓缩的北国乡村的俊美!
在雪城户外的旅程中,他们会安排摄影师跟拍旅程,为游客们拍摄精彩的瞬间,有时候他们还会精心进行各种创作,上图就是他们专门请了舞蹈老师进行“舞动雪乡”的视频拍摄,我也跟着蹭拍了一下。话说在-25度上下的雪乡,舞者的这身行头是啥感觉?不用我说,看着都冷,更何况还要在寒冷中“舞动”呢?!
雪乡的夜是一种魅惑的美,到了雪乡才知道,这种魅惑让所有人像中了“蛊毒”一般,各种颜色的灯光和白雪的交融,使得整个雪乡都让人迷醉!外面再寒冷,人们都穿梭在雪乡醉人的美景之中,不肯回返。
雪乡里面在举办冰雕大赛,由黑龙江省的各大学参加,这些冰雕看起来每个都很有创意,尤其是在夜里,完美光影伴着晶莹剔透,那种妩媚,动人也冻人!
雪乡还给大家点燃了篝火,不论你来自哪里,在寒冷的冬季,在这美的让人痴醉的雪乡,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醉卧雪乡!
我们在雪乡住了两晚,其中一晚,我们还看了一场雪云阁剧场的精彩的晚会,据说平时是二人转演出,那日是因为有领导视察,我们也跟着一饱眼福。不得不说,那演出是真心的好,不论是场面、灯光还有演出的水准,不亚于一场大型的歌舞晚会。

D4,经冰雪画廊至二浪河,从银色世界到炊烟升起的地方

从雪乡至二浪河,我们从原来乘坐的面包车换成了大巴车,一路上,车辆似在银色世界中穿行,窗外处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只可惜,这路本身也不是很宽,仅够两向车道相对而行,路面可以看出是被压扁的厚厚的积雪,所以车辆不允许也不能在路边停车,当然更不允许游客下车拍照,理由很简单,危险!
车辆行驶到中途停了下来,孙老师告诉我们,这一段的名字叫“冰雪画廊”。眼前的一切,也是醉了,一股急流涌进眼眶,哭吧!“这里哭吧不是罪……”
“我要穿越到对面的山峰!”——同行的年过半百、经常穿越中俄雪山的雪城国际资深摄影师孙哥告诉我们,“这种穿越,非专业人士不能前行,虽然目视距离不算远,但是就算是专业人士穿越也需要整整一天!而且山路险峻,如果有10个人穿越,当地要派出11个人保障,而且是专业保障,必须携带各种救援设备……”
冬季“冰雪画廊”的妩媚自不必说,据说,这里的春夏秋也都是景色醉人的,在春季可以看到山谷中白雪与复苏的绿色相映成趣的美妙画卷;夏季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生机勃勃的鲜花绿树;秋天则是色彩斑斓的“五彩谷”。虽然冰雪画廊的名字起源于冰雪,但是一年四季,这里都是视觉的盛宴,人间的天堂!
冰雪画廊,让眼泪飞,其实飞溅出来的已经是睫毛上的“雾凇”,手指拿出来两分钟便冻得必须“缩回去”,相机电池也是用不了几分钟就会“休眠”,极致的美景和极致的寒冷!我无视我的眼泪在飞,能飞多久就飞多久!!
继续往前行驶一个多小时,就是二浪河。二浪河位于亚雪公路的中段,距雪乡和亚布力都是40多公里,是黑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山的腹地,由于海拔较高,加上周边是环山,二浪河每年的降雪量都比周边地区降雪量大。
稀疏几十户农家,原生态的民居白雪覆盖,宛若世外桃源。这里没有“雪乡”的喧嚣,没有商业行为刻意雕琢的痕迹,连地上的雪都是像丝绸一样滑爽,安静得可以听见雪花飘落屋顶的声音,就像梦中的童年。
二浪河村庄不大,并行的有三条小街,最外面一条街的一侧是亚雪公路;另两条街两边都是村民院子外侧的篱笆墙或者房屋,那些房屋都是古朴的老房子,简陋但是温暖!
在白雪皑皑的街道穿行,每一个庭院,随处都有按动快门的冲动,我这种“贼眉鼠眼”的张望着实被一个在外面修理车的老乡看到,他看了我一会儿,在判断我没有什么坏心思之后,直接对我喊道“进来拍吧”,于是,我走进了这家人家的院子……原始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参差不齐的篱笆墙, 取暖用的劈柴跺,门前晾晒的红辣椒,彰显着浓郁的原始风味儿。
见识了东北的热炕头。所谓“炕”,是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供烧火取暖用,连通烟囱;靠灶火堂的这头叫“炕头”,靠烟筒的那边叫“炕稍”,铺在炕上的席子(多用竹片编织)叫炕席。许多北方人留恋热炕头,睡热炕有很多好处,舒筋活血,解困解乏,不会得很多类似“胃寒”等“寒性病”。
太阳要落山了,每当夕阳西下,放眼望去,几十户的烟囱里面都会冒出袅袅炊烟,这是要开饭了!
在一个门口标着“炖小鸡”,窗上贴着雕花的餐厅里面,我们开始了晚餐——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饭桌就是锅台,两口大锅架在餐桌中央,一口砂锅,边上是一些小凉菜,典型的东北家常菜,连吃饭的架势都乡土味十足!
我们在那里合了影,耳畔顿时响起一首老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笼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我的第一次试拍“抛水”
我的第三次试拍“抛水”
晚上,我们又向孙老师学了拍摄“抛水炫彩”。其实这种“抛水”是很讲究的,什么时候抛?怎么用力?力气小的人是甩不出效果的,于是孙老师亲自上阵。我从没有拍过这种场景,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快门设置快了,水雾没有打开;中间一次,我的快门按早了,没有成功;第三次,换了个场景,我把快门设置稍微慢了一点,水雾又过于散了,看来,要取一个折中值,遗憾的是,由于每次都要重新烧水,而且外面的气温特别低,大家都冻得不行不行的,我们只抛了三次。

D5,滑行亚布力,体验雪山飞狐

从二浪河直奔享誉内外的亚布力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承担过好多次国内外大赛,是国内开发比较早的设备先进的滑雪场之一,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集接待滑雪旅游和滑雪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综合性滑雪场。
我们在亚布力一个初级的场地“驰骋”了2个小时。滑雪对于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虽然技术初级,但也是很享受从高处飞奔而下的感觉。由于滑雪不方便带相机,所以仅仅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傍晚,回到哈尔滨,结束了我们5天的冰雪之旅。遇见雪城户外,不仅在寒冷领略了让人痴醉的曼妙的冰雪,还度过了5天温暖的时光,额外的还学到了很多拍摄的本领。为此,感谢雪城户外!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本游记著作权归@尔冬咚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